基于鍛造特性的預鍛造件設計原則
- 2022-07-11-
鍛件特征的預鍛設計是根據不同特征成形方法和金屬流動條件的差異進行預鍛設計。具有預鍛特性的預鍛件的整體結構設計:
?。?)鐓粗成形的鍛造特性預鍛件的設計原則:
在設計預鍛時,通過鐓粗形成的熱鍛造件的特征部分沿高度方向加厚2-6mm;在寬度方向上,為了使預鍛完全進入終鍛腔,熱鍛的寬度尺寸減小1-2mm;
對于長度方向,預鍛長度方向上的尺寸I通常設置為與熱鍛長度相同,即視為平面變形模式。這樣,我們可以得到鐓粗成形法預鍛的一般車身結構設計原則,即:
長度方向:lpre=lfinal;
寬度方向:Wpre=Wfinalone(1~2)mm;
高度方向:Hpre=Hfinal+(2~5)mm
?。?)成形中壓力機的鍛造特性預鍛件的設計原則:
壓制成形的鍛件通常具有高筋、高法蘭、薄壁深孔和凸耳的特點
根據壓制形成的鍛件特征金屬流動模式,預鍛高度略小于熱鍛對應的特征高度尺寸,拔模斜度與終鍛相同。然而,如果要降低金屬填充腔的阻力,則應增加預鍛的傾角,并且在終端鍛造期間,預鍛和模壁之間應保持一定的間隙,以減少模壁對金屬流動的阻力,從而使更多的金屬可以壓入難以成形的鍛造件。圓角半徑應增加,但圓角半徑不應增加太多,否則,在終鍛造過程中,由于金屬過多而出現金屬回流現象,并存在停止時折疊等缺陷。預鍛設計的原則是降低高度,保持頂部寬度,并適當增加筋板根部的圓角半徑,以改善金屬流動條件。
上一條: 鍛造特征的鍛打配件設計體積控制總原則
下一條: 鍛造異形件加工成形的工藝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