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毛坯補焊質量的檢驗技術
- 2021-11-20-
1、鍛造毛坯的補焊質量檢驗應由與補焊有關的檢驗部門負責。
2、補焊質量檢驗內容∶
?。?)缺陷清理、坡口制備與其它焊前準備的工作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的執行情況。
?。?)焊條的選用與烘干是否合理。
?。?)補焊工藝的執行情況。
?。?)檢查末后的補焊質量。
如∶補焊區是否存在裂紋、未焊透、夾渣和密集氣孔等焊接缺陷;鍛造毛坯件的幾何尺寸是否符合圖樣要求,并依此來判定補焊有無合格并且提出解決的意見。
3、焊條的選擇和烘干:
?。?)根據鍛打配件的材質、重要性和技術要求,根據相關規范選擇焊條。
?。?)對于承受重載荷,特別是動載荷的重要工件,應選擇與基體強度相當的低氫焊條進行補焊。
?。?)鍛造毛坯補焊用焊條應符合有關規定。
?。?)焊條在用前必須烘干。如果焊條說明書中無特殊要求,酸性焊條應在75~150℃的范圍內烘干1~2h,堿性焊條應在350~400℃烘干1~2h,并應放于100~150℃保溫筒(箱)內,隨用隨取。
4、根據補焊鍛造件的技術要求與補焊結構及其具體的條件提出適宜的方法(宏觀、磁粉、著色、超聲波)進行焊后質量檢查。
5、對于焊前準備工作(如焊前缺陷清理、坡口制備)不符合工藝要求和執意不執行補焊工藝,檢查人員有權停止補焊工作,并及時向有關人員反映。
6、初次補焊不合格時,允許按本標準再進行補焊,但同一部位的補焊次數不應多于3次。調質后的鍛造毛坯同一部位的補焊次數不應多于2次,多過上述次數之時,需經有關部門同意后方可進行補焊。
上一條: 鍛造加工軸承套圈的工藝過程
下一條: 規范化鍛造廠鍛造工藝的探討